2010年4月22日 星期四

里仁第四


里仁第四 
     
  1. 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4. 子曰:“苟志于仁矣,無惡也。”
  5.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 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 是。”
  6.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 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7. 子曰:“人之過也,各于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8.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9. 子曰:“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10.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11.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12.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13. 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
  14.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15.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 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16. 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17.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18.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19. 子曰:“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20. 子曰:“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23. 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
  24. 子曰:“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26. 子游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解讀
取自 中國孔子
選一個好的小區居住

                           里仁第四
    本篇主要談人的道德修養,以仁為核心展開,兼及義、利、孝、言、行、事君、交友等各個方面。全篇原文共26章,本書選22章。
                     選一個好的小區居住 


【原文】

  子曰:“里1仁為美。擇不處2仁,焉得知3?”

【注釋】   

1.里:這里作動詞用,指居住。2.處:動詞,与上文“里”同義。 3.知:同“智”,(《論語》的“智”都寫作“知”。

【譯文】

孔子說:“居住在有仁厚風气的地方才好。選擇住處而不選在有仁厚風气的地方,怎么能說是明智呢?”

【讀解】

昔孟母,擇鄰處。 
子不學,斷机抒。(《三字經》) 
“孟母三遷”的故事已經是婦孺皆知的了。其實,它正好以生動形象的方式表達了孔子“里仁為美”的思想。 
荀子說:“品質高尚的人居住一定要選擇地方,交游一定要選 擇朋友,這是為了遠离歪風邪气而接近仁義道德。”(《勸學》) 
講的依然是“里仁為美”的意思。 
用現代教育學的觀點來看,“里仁為美”就是強調環境對人的 重要影響,其道理已不需要多說了。 
問題倒是在于,對于我們今天的人來說,居住條件又有多少 選擇的自由呢? 
人滿為患,生存空間緊張,能有一個栖身之所(人均四平方 米)就不錯了,有兩室一廳已是謝天謝地,管它是在地下“紅燈 區”附近還是在什么烏煙瘴气、亂七糟八’的嚴重污染之處,哪里還談得上選什么好的小區呢?即便万幸遇到有所選擇,那也是首選水、電、气三通,哪里還敢奢望選什么有仁厚風气的地方居住呢! 
所以,對于我們來說,“里仁為美”不過是一种向往罷了。 
仁心是安身立命的基礎

【原文】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1”,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2仁。”

【注釋】   

 1.約:貧困。2.利:順從。

【譯文】

孔子說:“不仁的人不能夠長久地處在貧困的境地,也不能夠長久地處在安樂的境地。有仁德的人安于仁,有智慧的人順從仁。”

【讀解】

仁者安于仁和智者煩從仁是由于他們气質不同,如孔子在另 外的地方所說:“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雍 也》)水性動,動者順勢,所以須從仁;山性靜,靜者安定,所以安于仁。但無論是安于仁還是順從仁,對仁的追求都是一致的。 
不一致的是不仁者,亦即沒有仁德仁心的人。由于沒有仁德 仁心,所以缺乏主心骨,缺乏穩定的人格,無論在哪种情況下都不能夠一以貫之地堅持下去。如果是處在貧困之中,不能夠做到 安貧樂道,做到孟子所說的“貧賤不能移”;如果是處在安樂之中, 也不能夠做到久享安樂,做到孟子所說的“富貴不能淫”。一言歸 總,這种人因為缺乏安身立命的基礎,所以必然是反复無常的小人。而仁者和智者因為有智慧,有涵養,修養達到了仁的境界,所 以無論處于貧富之間還是得意失意之間,都會樂天知命,安之若 素。 
這就是有沒有仁心之間的區別。所以,仁心是安身立命的基礎。
有仁德才能夠正确對待他人

【原文】

 子曰:“唯仁者能好1人,能惡2人。”

【注釋】   

 1.好(hdo):喜愛。2.惡(wù):厭惡。

【譯文】

    孔子說:“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夠正确地去喜愛人,才能夠正确地去厭惡人。”

【讀解】

子貢曾經向孔子請教說:“一鄉的人都喜歡他,這個人怎樣?” 孔子回答說:“難說。”子貢又問:“一鄉的人都厭惡他,這個人又 怎么樣呢?”孔子還是回答說:“也難說。只有當鄉人中的好人喜 歡他,鄉人中的坏人厭惡他時,我才能肯定他是好人。”(《子 路》) 
又有一次,孔子說:“眾人都厭惡他,一定要對他加以考察; 眾人都喜歡他,也一定要對他加以考察。”(《衛靈公》) 
可見,對一個人的好惡一定要有是非標准,既不能只憑個人 的私心得失之見,也不能被輿論所左右,人云亦云。 
正是從這一點出發,孔子提出了“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夠正确地去喜愛人,才能夠正确地去厭惡人”的看法。實際上是要求我們修養以“仁”為核心的內在品格,克服偏私之見,正确對待他人。
追求仁德,擯棄邪惡

【原文】

    子曰:“苟1志于仁矣,無惡2也。”

【注釋】   

1.苟:如果。2.惡(è):邪惡,与上一章“厭惡(wù)”用法不一樣。

【譯文】

    孔子說:“如果立志修養江德,就不會有邪惡了。”

【讀解】

前一章對人,這一章對己,都是強調修養仁德的重要意義。 
當然不會是說只要一立志修養仁德就沒有邪惡了,凡事總有 一個過程,這种“立竿見影”式的效果事實上是不可能出現的。圣人之言,不外乎是強調罷了,不可作膠柱鼓瑟的理解。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原文】

    子曰:“富与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与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1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2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3必于是,顛沛4必于是。”

【注釋】   

 1.這句的“得”’宇應是”去”字之誤。 2.惡(Wu)乎:哪里,怎么。 3.造次:匆忙,倉促。4.顛沛;窮困,受挫折。

【譯文】

孔子說:“有錢有地位,這是人人都想望的,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得來,君子是不接受的;貧窮低賤,這是人人都厭惡的, 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擺脫,君子是不擺脫的。君子一旦离開 了仁道,還怎么成就好名聲呢?所以,君子任何時候—一哪怕是 在吃完一頓飯的短暫時間里也不离開仁道,倉促匆忙的時候是這 樣,顛沛流离的時候也是這樣。”

【讀解】

我們今天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什么“道”?合法之道。說到底,也就是仁義之道—一仁道。 
仁道是安身立命的基礎,生活的原則。 
    所以,無論是富貴還是貧賤,無論是倉促之間還是顛沛流离 之時,都絕不能違背這個基礎和原則。用孟子的話來說,還是那句名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 
當然,這里的前提是要有生活的原則。對于那些“跟著感覺 走”,甚至“過把癮就死”的人來說,這一切都是沒有意義的了。 面對激烈的竟爭,弱肉強食,爾虞我詐,只要能達到目的,不擇 一切手段,還有什么仁道的原則可遵循呢?如果說有,那也是 “盜亦有道”的原則——目的就是一切。 
這已是世界觀和人生觀的選擇問題了。
從人的過錯中識別人

【原文】

    子曰:“人之過也,各于其党1。觀過,斯知仁矣。”

【注釋】   

1.党:類別,類型。

【譯文】

    孔子說:“人的過錯各有不同的類型。觀察一個人的過錯也可以知道這人有沒有仁心。”

【讀解】

觀過知仁,實際上也就是從一個人所犯的過錯中識別人。這 是很有意思的考察人的方法。 
据《后漢書‧吳硝傳》記載,有一個叫孫性的人私自搜刮老 百姓的錢買來衣服孝敬父親,父親知道后大怒,孫性也知道自己 做錯了,便拿著衣服去向吳拓自首。吳拓問明緣由后說:“因為孝 敬父親而承受了污穢的名聲,這就是‘觀過,斯知仁矣!”不僅沒有處罰孫性,反而將衣服送給了他,讓他去孝敬父親。 
這就是“觀過知仁”方法的實際運用,這种方法蘊含著從反 面看問題的辯証思想,說它有“一分為二”的觀點也無不可。因為,每個人都難免會有過錯,但過錯的性質有所不同。有的過錯 是“十惡不赦”的,有的過錯卻有种种复雜的原因,比如說動机不錯,但結果造成錯誤。如此等等,都需要我們作細致的觀察、分析,找出他之所以犯錯誤的原因,從他的過錯中進一步認識他的 品質,發現他的优點和長處,從而加以合理的利用。
 這种“觀過知仁”的方法,是不是應該編入“人才學”或“思想政治工作學”的教村中去呢?
人的天職在勇于探索真理

【原文】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譯文】

    孔子說:“早上悟得真理,就是當晚死去也沒有什么遺憾了!”

【讀解】

    哥白尼說:“人的天職在勇于探索真理。”
“朝聞道,夕凡可矣!”正是一种探索真理,獻身真理的態度和精神。
夏明翰說:“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真理比生命更重要,自然可以“朝聞道,夕死可矣!
絕對的理想主義者是能夠做到死而無憾的。 
讀書人不以吃穿為追求

【原文】

    子曰:“士1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与議也。”

【注釋】
1.士:“士”在古代有多种含義,是一种特殊的階層,總起來說,是指有 知識,有修養,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論語》中的“士”則多指讀書人,即知識分子。 

【譯文】

    孔子說:“讀書人立志于追求真理,卻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為恥辱,那就值不得和他談論什么了。”

【讀解】

按照孔子的觀點,一個人既已主志獻身于精神方面的事業,就 不應以吃穿等物質方面的生活為追求,因為他的心思不能被物質方面的欲望所分占。
這种觀點在過去的時代是理所當然,不言而喻的。但自從進 人商品經濟的時代,物質文明的誘惑日益滲透精神的領域后,這种觀點遭到了空前嚴重的挑戰。從某种意義上說,新一代的讀書人已不可能完全清楚地分開精神追求与物質生活追求的界線。進高檔酒談,穿名牌服裝已絕不僅僅是一個物質享受的問題,而轉化為一种精神方面的標記和象征。所以,范文瀾式的“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也好,陳景潤式的追求“哥德巴赫猜 想”的精神也好,似乎都已被所謂“雅皮士”的追求所取代了。
所謂“雅皮士”的追求,正是“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既要立志于精神方面的追求,又要高檔次的物質生活享受。
這當然是孔圣人所不能同意的。 
天下事無可無不可

【原文】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适1也,無莫2也,義之与比3。”

【注釋】
1.适:可。2.莫:不可。 3.比:緊靠,為鄰。 

【譯文】

  孔子說:“君子對于天下的事情,無可無不可,只要是符合正義的就行。”

【讀解】

世界上的事情,沒有什么是非這樣不可的,也沒有什么是非 不這樣不可的,只要是符合正義的原則就行。
這反映了孔子“毋必毋固”(《子罕》),通權達變的思想。正如孟子對他的贊美:“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可以久則人,可以速則速。”(《孟子‧公孫丑上》)只有“義”是唯一的標准。所以,孔子又被稱為“圣之時”,是識時務的圣人。
 是說得通俗一點,也就是凡事要取一种靈活洒脫的態度,只要 是不違背大原則,過去一點過來一點,先一點后一點,左一點右一點,無關宏旨,不傷大雅,也就無可無不可了。
這一點,似乎更符合現代人的行為方式和生活態度。 
不過還是需要提醒一句:前提是“義之与比”—一正義的原則可是万万丟不得的。
君子与小人的不同心怀

【原文】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1,小人怀惠。”

【注釋】
 1.刑:法度。

【譯文】

  孔子說:“君子心怀道德,小人卻一心想著自己的田土;君子心怀法度,小人卻一心貪圖實惠。”

【讀解】

君子想的是道德法律,小人卻一心想看“三畝地,二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
其實,想著老婆孩子熱炕頭原本也不錯,關鍵是要注意如下 兩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不要因為田土,因為貪圖實惠而忘了道德和法度,做 出有傷道德原則,触犯刑律的事情來。
第二,不要因為貪戀田土,貪戀老婆孩子熱炕頭而放棄了對 仁道,對精神文明方面的追求。
這兩個方面的問題處理得好,也就對了。但如果處理得不好, 只一心想著自己的田土,一心貪圖實惠,唯利是圖,那就見出君。
唯利是圖必然招來怨恨

【原文】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注釋】
1.放(fǎng):依据,根据。

【譯文】

  孔子說:“只根据自己的利益做事。必然招來很多的怨恨。” 

【讀解】

一個人算得太精,凡事都以自己能否獲得利益為依据來進行處理,唯利是圖,最后必然是以招來怨恨而告終。 
因為,你算人家,人家也算你,大家都以能否獲利為依据,而一件事情、一樁生意的利總是有限的。饃饃只有那么大,你吃多了,人家必然就吃少了;反過來也是一樣,人家吃多了,給你留 下的也必然就少了。所以,一件事、一樁生意下來,總是有人怨 恨,不是你怨恨人家,就是人家怨恨你,結果總是以不愉快告終。 
這就是“時時刻刻忙算計,誰知算來算去算自己”的道理;也就是“放于利而行,多怨”的原因所在。
關鍵在于練好內功

【原文】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1;不患莫己知2,求為可如3也。”

【注釋】
1.所以立:“立”和“位”通用,“所以立”即“所以位”,也就是擔任職 位的才能。2.莫己知:“己知”即“知己”,因前面有否定詞“莫”而倒 裝。3.為可知:被別人知道的依据。

【譯文】

  孔子說:‘不怕沒有官位,怕的是沒有擔任官位的才能;不怕沒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足以讓人知道的本事。”

【讀解】

 孔子說:“不怕別人不知道自己,怕的是自己沒有才能。” (《憲問》) 
 而在另一個地方,他几乎是原封不動地把這句話又倒過來重复了一遍: 
 “君子怕的是自己沒有才能,不怕別人不知道自己。”(《衛靈 公》) 
 加上《學而》篇所說的“人不知而不懼,不亦君子乎?”“不 患人之不己知,惹不知人也。”孔子真可以說是翻來覆去地說到這 個話題了。雖說《論語》是學生筆記,可能有重复之處,但既然 已經過編輯整理,依然有這多次出現,那就只有一种理解,就是 孔老夫子的确反复多次強調過這個話題,給學生留下异常深刻 的印象,以至于重复出現也不嫌累贅,而予以保留。 
 問題在于,孔子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地申說這個話題呢? 這大概与他一生追求“克己复禮”,周游列國而“累累如喪家之 火”,沒有能夠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分不開。可以說,不被人知道, 不被人了解,這是他終身未能解開的一個“情結”。不然的話,為 什么一向微言大義的圣人在這個問題上競如此嘮嘮叨叨地說個不 停,听來總讓人感到是在自我安慰或自我解嘲呢? 
 不過,話雖如此說,但圣人自我安慰或自我解嘲所開的藥方 對于那些怀才不遇者,怨天尤人者倒的确能起到強心鎮靜的作用 哩。
 更何況,無論別人知不知道自己,了不了解自己,苦練內功,增強才干總是不錯的罷。
一以貫之的忠恕之道

【原文】

  子曰:“參1乎!吾道一以貫2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注釋】

1.參;曾參。2.貫;貫穿,貫通。

【譯文】

  孔子說:“參啊!我的學說貫穿著一個基本思想。”曾子說:“是。”孔子出去以后,學生們問曾子說:“老師的話是什么意思呢?” 曾子說:“老師的學說,忠恕兩個字罷了。”

【讀解】

什么是忠?什么是恕? 
曾子沒有說,但孔子自己在別的地方有過解說。 
所謂忠恕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則,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所以孔子說是“一”以貫之,而不是“二”以貫之。 
忠是從積极的方面說,也就是孔子在《雍也》篇里所說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自己想有所作為,也盡心盡力 地讓別人有所作為,自己想飛黃騰達,也盡心盡力地讓別人飛黃 騰達。這其實也就是人們通常所理解的待人忠心的意思。 
 恕是從消极的方面說,也就是孔子在《衛靈公》篇里回答子貢“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平?”的問題時所說的:“其恕乎!己 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強加給別人。 
 總起來說,忠恕之道就是人們常說的將心比己,推己及人。所謂人心都是肉長的,自己想這樣,也要想到人家也想這樣;自己 不想這樣,也要想到人家也不想這樣。我們今天在中小學生中開 展“心中有他人的活動。從某种意義上說,正是推行的忠恕之 道。推而廣之,所謂“讓世界充滿愛”,又何嘗不是忠恕之道的体現呢’?
義与利的選擇

【原文】

  子曰:“君子喻1于義,小人喻于利。”

【注釋】

1.喻:明白,懂得。

【譯文】

孔子說:“君子懂得的是義,小人懂得的是利。”

【讀解】

這正如“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一樣, 把“義”与‘喇”作為一對對立的范疇并列起來,讓你作二者不 可得兼的選擇。 
你選擇‘義”還是“利”呢? 
其實,你已沒有選擇,因為你只能做君子,不能做小人。 
正因為如此,才形成了“君子羞于言利”的傳統心態。直到進人市場經濟体制的時代,人們才發現,君子也要“不羞于言利”,該做的貢獻要做,該拿的錢也照樣要拿。也就是既要“喻于 義”,也要“喻于利”。 
于是便有了“義”与“利”之間的若干糾葛,若干不清,若干的尷尬人做出若干的尷尬事。比如說“義演”還是‘利演”的問題,勞動所得還是貪污受賄的問題,如此等等,舉不胜舉。 
 問題是不是出在“利”這頭猛獸一旦被釋放出來,“義”就不大招架得住呢?就像古希腊神話中潘多拉的魔盒一樣,一旦放出了魔鬼,人間就不得安宁。 
 所以,圣人要把“義”与“利”分別開來,并用君子和小人加以嚴格的界限。其用心良苦,不外乎是要求我們重“義”而輕“利”罷了。
用坏人做你的鏡子

【原文】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譯文】

孔子說:“見到賢人就想一想如何与他看齊,見到不賢的人就應該反省一下有沒有与他相同的毛病。”

【讀解】

老子說:“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老子》第27章)与孔子這里的意思正好相同。好人固然可以成為我們的老師,我們學習的榜樣,坏人也可以成為我們對照自己的鏡子,我們的借鑒。 
在歌德那本著名的《浮士德》里,惡魔靡非斯特非勒斯就成 了浮士德博士追求真善美的引路人。他的助惡,他的阻礙向上,都成了浮士德不斷追求、自強不息的刺激。善与惡,美与丑,積极与消极就是這樣相生相克,相輔相成的。 
 所以,宗教的精神總是要求我們既愛自己的老師,也愛自己的敵人。而不僅僅是恨他,厭惡他。這里面的深刻含義,除了要愛他因而拯救他之外,也有以他做你的鏡子,借以自我反省的意思在內。
怎樣對待父母的過錯?

【原文】

 子曰:“事父母几1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2,勞3而不怨。”

【注釋】

1.几(ji):輕微,婉轉。2.違;冒犯。3.勞:憂愁。 


【譯文】

孔于說:“侍奉父母,對他們的過錯應委婉地勸阻。如果見他們不愿意听從,仍然應該恭敬地侍奉他們,不得冒犯。雖然心里憂愁,但也不能怨恨。”

【讀解】

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加以勸阻,是陷父母于不義之中,自己也 是不義。勸阻而不恭敬委婉,是不孝。勸阻不听而大吼大叫冒犯父母,甚至心生怨恨,那就是大逆不道的行為了。 
因此,要情理兼顧,做得恰到好處,這就是中庸之逍。 
當然,恰好是這一點最為困難,尤其是對我們今天號稱“小皇帝”的獨生子女來說,要做到就更是難乎其難了。 
 是不是要求過分了呢? 
 反過來想一想吧,當你年幼無知的時候,當你啟蒙成長而錯誤不斷的時候,父母是怎樣不厭其煩地對待你的呢?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游子今》) 
 又有什么過分和委屈呢?
父母在世,不要遠游

【原文】

子曰:“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譯文】

    孔子說:“父母在世,不要离家遠行。如果非遠行不可,也要有一定的方向。”

【讀解】

在當今天涯若比鄰,以旅游業可富國興邦的世界大串連時代,“父母在,不遠游”似乎已成了荒唐可笑的言論。
然而,古人交通不便,音訊難通,不像今天從南疆到北國飛机可當天打來回,“大哥大”手机游漫全國,隨時可以打一通回家。 那時遠游在外,少說也是一年半載,万一父母急病或緊迫有事,難 以召回,往往誤了大事,甚至有錯過了給父母送終的遺憾。所以, “父母在,不遠游”并不是無稽之談,而是要求做子女的時時不忘 孝敬父母的義務,在安排自己的活動時要想一想二老在家的實際 情況,加以合理的調整。
 何況,即使在當今時代,离家遠游的人不也音訊常通,几天一封信,一日一通電話嗎?之所以如此,不外乎是為了使家里人 釋念放心而已。可見,人之常情,古今并沒有什么不同。 
 所以,至少“游必有方”在今天還是适宜的罷。 
記住父母的年紀

【原文】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譯文】

孔子說:“父母的年紀不可不記挂在心頭。一方面為他們添壽而歡喜,一方面為他們年高而擔心。”

【讀解】

喜則點歌祝壽做生日,懼則湯藥侍候問寒暖。
孝子之心就這樣体現。
尤其是在當今經濟日漸發達的時代,父母多半已不需要子女贍養.不少家庭父母和子女還是各立門戶分開生活,平時盡孝的地方較古人已少了許多,老父老母所期望的,不外乎是
做子女的心到而已。在這种情況下,做子女的還有什么理由連父母的年紀都不放在心上呢。   
    如果真是這樣,那可就難逃“不孝之子”的罪名了。
捫心自問,你是不是這樣的“不孝之子”呢?如果是,那就赶快去記住你父母的年紀吧。
嚴于律己總不會錯

【原文】

子曰:“以約1失之者鮮矣。”

【注釋】

 1.約:約束,指嚴于律己。

【譯文】

孔子說:“因為嚴于律己而犯錯誤的是很少的。”

【讀解】

嚴于律己,寬于待人是儒學倡導的重要品質之一。
嚴于律己就是要常常約束自己,謹言慎行,不放縱,不浮泛, 甚至于像曾子所做到的那樣:一日三省,進行自我檢查。這樣做 的結果,當然是少犯錯誤甚至不犯錯誤了。 
只不過,對現代人來說,這樣的生活,這樣的修練方式似乎是太認真,太沉重因而也太累了。所以,真正能做到嚴于律己的人在今天已可以說是鳳毛麟角,大多數人都追求輕松,追求瀟洒。
  如果圣人有知,又該說些什么好呢?
有道德的人不會孤立

【原文】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譯文】

孔子說:“有道德的人不會孤立,一定會有同志和朋友。”

【讀解】

一方面,有道德的人自己有修養和風范,自然會影響周圍的 人,吸引周圍的人成為同志和朋友。 
另一方面,有道德的人既已獻身于道德學問,就會耐得住孤單和寂寞,即便暫時沒有得到周圍的人理解,也會在道德學問中,在先賢的思想和人格中找到神交的同志和朋友,這樣,他也不會孤立。 
 說到底,因為道德是跨越時間和空間的局限而綿延發展的,所以,有道德的人也不會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總會找到自己的同志和朋友。
保持一定的距离

【原文】

子游曰:“事君數1,斯2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注釋】

1.數(Shuo):頻繁瑣碎。2.斯:則,就。

【譯文】

子游說:“服事君主太頻繁瑣碎,反而會招來羞辱;与朋友相交大頻繁瑣碎,反而會遭到疏遠。”

【讀解】

有人向孔子問做大臣的事,孔子說:“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先進》)
于貢向孔子問交朋友的事,孔子說:“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顏淵》) 
兩方面合在一起,正是子游在這里所說的:“事君數,斯辱美; 朋友數,斯疏矣。” 
說起來也是,人各有志,不能強勉。君臣之間也好,朋友之間也好,保持一定的距离反而是全交之道。所渭“遠香近臭”;所 謂“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其實都有這种意思在內。
比如說,作為下級,作為朋友,你當然有義務勸諫你的上級, 你的友人,但如果他們不听,不采納你的意見,那也就算了。你的話說到了,義盡到了嘛,有什么辦法呢?如果你硬要一廂情愿地強迫他們接受你的意見,非要顯示自己的忠心,顯示自己的友情不可,每次見了面就說,呼呼叨叨,情急辭切,給人咄咄逼人 的感覺,其結果是上級討厭你,朋友疏遠你,效果适得其反,弄 得不好,真會自取其辱。
這方面的例子在歷史上多得很,就是魏徵那樣杰出的大臣,又遇到唐太宗那樣寬宏大量的皇帝,不也好几次因為功諫唐太宗而差點丟掉性命嗎?遇到那些平庸的皇帝,即便你忠臣拼死一諫,也不外乎是白丟性命一條罷了,根本不起作用。
所以,還是保持一點距离為好。能行則行,不行則止,不要自取其辱。 
從人的過錯中識別人

【原文】

 子曰:“人之過也,各于其党1。觀過,斯知仁矣。”

【注釋】   

1.党:類別,類型。

【譯文】

  孔子說:“人的過錯各有不同的類型。觀察一個人的過錯也可以知道這人有沒有仁心。”

【讀解】

觀過知仁,實際上也就是從一個人所犯的過錯中識別人。這是很有意思的考察人的方法。 
据《后漢書‧吳硝傳》記載,有一個叫孫性的人私自搜刮老百姓的錢買來衣服孝敬父親,父親知道后大怒,孫性也知道自己做錯了,便拿著衣服去向吳拓自首。吳拓問明緣由后說:“因為孝 敬父親而承受了污穢的名聲,這就是‘觀過,斯知仁矣!”不僅沒有處罰孫性,反而將衣服送給了他,讓他去孝敬父親。 
這就是“觀過知仁”方法的實際運用,這种方法蘊含著從反面看問題的辯証思想,說它有“一分為二”的觀點也無不可。因為,每個人都難免會有過錯,但過錯的性質有所不同。有的過錯 是“十惡不赦”的,有的過錯卻有种种复雜的原因,比如說動机不錯,但結果造成錯誤。如此等等,都需要我們作細致的觀察、分 析,找出他之所以犯錯誤的原因,從他的過錯中進一步認識他的 品質,發現他的优點和長處,從而加以合理的利用。
 這种“觀過知仁”的方法,是不是應該編入“人才學”或“思想政治工作學”的教村中去呢?
讀書人不以吃穿為追求

【原文】

  子曰:“士1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与議也。”

【注釋】
1.士:“士”在古代有多种含義,是一种特殊的階層,總起來說,是指有 知識,有修養,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論語》中的“士”則多指讀書人,即知識分子。 

【譯文】

  孔子說:“讀書人立志于追求真理,卻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為恥辱,那就值不得和他談論什么了。”

【讀解】

按照孔子的觀點,一個人既已主志獻身于精神方面的事業,就不應以吃穿等物質方面的生活為追求,因為他的心思不能被物質方面的欲望所分占。
這种觀點在過去的時代是理所當然,不言而喻的。但自從進人商品經濟的時代,物質文明的誘惑日益滲透精神的領域后,這 种觀點遭到了空前嚴重的挑戰。從某种意義上說,新一代的讀書 人已不可能完全清楚地分開精神追求与物質生活追求的界線。進 高檔酒談,穿名牌服裝已絕不僅僅是一個物質享受的問題,而轉 化為一种精神方面的標記和象征。所以,范文瀾式的“板凳要坐 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也好,陳景潤式的追求“哥德巴赫猜 想”的精神也好,似乎都已被所謂“雅皮士”的追求所取代了。
所謂“雅皮士”的追求,正是“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既要立志于精神方面的追求,又要高檔次的物質生活享受。
這當然是孔圣人所不能同意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