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2日 星期四

八佾第三


八佾第三

  1.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 三家者以雍徹。子曰:“‘相維闢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3.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4. 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

  5.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6. 季氏旅于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 泰山,不如林放乎?”

  7.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8.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后 素。”曰:“禮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9. 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 也,足則吾能征之矣。”

  10. 子曰:“□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 或問□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

  11.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于奧,寧媚于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于天,無所禱 也。”

  12. 子曰:“周監于二代,鬱鬱乎文哉!吾從周。”

  13. 子入大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每事問。”子聞之曰: “是禮也。”

  14. 子曰:“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15. 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16. 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17.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18. 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19. 哀公問社于宰我。宰我對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慄,曰使民戰慄。”子 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20.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 儉?”“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 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21. 子語魯大師樂。曰:“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從之,純如也,□如也,繹如也, 以成。”

  22. 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 子,何患于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23. 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24. 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八佾篇中英日譯文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11 - 12 - 13 14 15 - 16 - 17 - 18 - 19 - 20
21 22 - 23 - 24

 
解讀
取自 中國孔子
是可忍,孰不可忍?

                              八佾第三
本篇內容圍繞禮、樂展開,比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禮、樂思想,因此,也可把它看作《論語》中的禮閱專篇。全篇原文共26章,本書選拔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


【原文】

孔子謂季氏1,“八佾2舞于庭,是可忍3也,孰不可忍也?”

【注釋】

1.季氏:指當時魯國三大權門之一的季孫氏。2.八佾,古代樂 舞行列,一行八人叫一佾。按照周代禮制的規定,天子舉行樂舞用八行人, 叫八佾,諸侯用六佾,大夫只能用四佾。季氏為大夫,卻用了八佾,這是對 天子之禮的越。3.忍:忍心,指季氏。另一种理解為”容忍”,指孔子。

【譯文】

孔子談到季氏時說:“他用天子規格的八列歌舞隊在庭院里舉行舞會,這种事都忍心做得出來,還有什么事不可以忍心做出來

【讀解】

是可忍,孰不可忍?

這句在“文化大革命”中听得最多的含血噴天的“造反派”語 言卻原來出自于溫良恭儉讓的孔圣人之口,只不過是作的另一种 通俗理解罷了,即“這樣的事都可以容忍,還有什么樣的事不能 容忍呢?” 那就非要血戰到底不可了罷!

回到圣人的話上來,不管對“忍”字作那种理解,他對季氏 的深惡病絕之情都是溢于言表的:季氏真是不像話,居然在家庭 舞會上玩起了天子的排場,那他還有什么事不可以做得出來呢?換 句話說,季氏的所作所為,已經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要 造反奪權,取代國君的地位了。

孔子一生為維護周朝禮制而努力,面對這种禮崩樂坏的局面, 怎不令他痛心疾首,發出沉重的感嘆呢?
仁德是禮樂的前提

【原文】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注釋】

如禮何:拿禮怎么辦,意即禮對他已沒有什么意思了。下文“如樂 何”義同。

【譯文】

孔子說:“作為一個人卻沒有仁德,那禮還對他有什么意思呢? 作為一個人卻沒有仁德,那樂還對他有什么意思呢?”

【讀解】

仁德是禮樂的前提。一個人如果失去了仁德,像季氏那樣,僭越天子之禮,濫用天子之樂,那禮樂對他還有什么意思呢?   

說穿了,文化也好,藝術也好,都是為道德傳播,更進一步說,都是為政治的等級制度服務的,所以,一定要服從于道德和政治的前提。

不要鋪張浪費

【原文】

林放1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与其奢也,宁儉;喪, 与其易2也,宁戚3。”
【注釋】

 1.林放:魯國人。 2.易:馳,鋪張。 3.戚:哀傷。孔子本來是主張“哀而不傷”,感情不過分的,但与其鋪張浪費,就宁肯悲哀過度了。

【譯文】

林放問禮的本質。孔子說:“你的問題意義重大啊!就一般禮儀而言,与其奢侈,宁可節儉;就喪禮而言,与其鋪張浪費,宁可悲哀過度。”

【讀解】

孔子又說:“奢侈顯得驕傲,節儉顯得寒傖。与其驕傲,宁可寒傖。”(《述而》)

可見,孔子雖然十分重視禮儀,但卻反對形式主義的排場,而強調內心和感情上的符合禮儀要求。

以我們今天的社會風气對照圣人的要求,恰恰是反其道而行之。 一般禮儀不從簡而尚奢,越奢侈越有排場就越体面越風光。喪禮更是鋪張而無真正的悲哀。所謂“紅白喜事”,那“白喜事”本是為避諱而言,現在對很多人來說倒成了名實相符的喜事了。比如說家里老人壽終正寢,一喜少了一個負擔,一個拖累;二喜可以收禮錢,借此發一筆不大不小的財;三喜有遺產;四喜可以借机聚賭,麻將直打到喪事辦完。這樣的喪禮,有几個人內心里是真正的悲哀呢?

假若圣人活到今天,眼見我們今天的排場,真不知道要感慨到什么程度哩。 
溫文爾雅的君子之爭

【原文】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1乎!揖讓而升2,下而飲3。其爭也君子。”

【注釋】

1.射:射箭。這里指射箭比賽,是古代的一种禮儀。 2.揖(yi)讓而升: 揖,拱手作揖,古代的一种禮節。揖讓而升是說在登堂比賽前先相互作揖表示 謙讓,然后才登堂比賽。 3.下而飲:比賽完后下堂飲酒互相祝賀。

【譯文】

孔子說:“君子沒有什么可爭斗的事情。如果一定要說有,那也就像射箭比賽一樣吧!登堂比賽前先互相作揖謙讓,賽完后又下堂飲酒祝賀。這樣的競爭,可以說是君子之爭。”

【讀解】

溫文而雅,頗有紳士風度的君子之爭。
賽前揖讓,賽后喝一杯。
多么令人神往!
這算不算“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呢?這又是不是有點奧林匹克的精神呢?
其實,又何止体育競賽,舉凡政治角逐、商業競爭、技術開發、文藝比賽, 人生舞台上的方方面面,何處不應該提倡一點君子之爭的風度呢? 
文獻的重要性

【原文】

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1不足征2也;殷禮,吾能言之, 宋3不足征也。文獻4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征之矣。”

【注釋】

 1.杞:杞國,夏禹后代的封國,故城在今河南杞縣。 2.征: 証明。 3.宋:宋國,商湯后代的封國,故城在今河南商丘縣。 4.文獻:与今天的“文獻”一詞只指歷史事件有所不同。“文” 相當于今天“文獻”的概念,“獻”即“賢”,指通曉歷史的 賢才。

【譯文】

孔子說:“夏代的禮我能講得出,但是杞國不足以為証; 殷代的禮我能講得出,但是宋國不足以為証。這是因為杞、宋 兩國文獻不足的原因,如果文獻足,我就能引以為証了。”

【讀解】

文化与歷史的承傳不可割斷。
任何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不重視自己的歷史,自己 的文化傳統,則無异于自毀自滅,使后代人無法考証。
圣人在這里以杞、宋兩國為例強調歷史文獻的重要性。
今天,我們常常以五千年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而自豪,這里面是不是有儒學先賢的一份提倡之功呢? 
要有一顆虔誠的心

【原文】

祭1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2祭,如不祭。”

【注釋】

 1.祭:這一個“祭”指祭鬼(死去的祖先),与下句 祭神對舉。 2.与:參与,參加。

【譯文】

祭祀祖先就好像祖先在跟前一樣,祭祀神就好像神在 跟前一樣。孔子說:“我不親自參加祭祀,就如同不曾祭祀一樣。”

【讀解】

祭祀貴在虔誠,心誠則靈。
祭祀祖先要像在祖先面前一樣恭敬,求神要像在神面前一樣虔誠,這就是所謂“如在”的心。
既然如此,當然不能請他人代勞。所以孔子說,如果自己不親自參加,那就等于沒有參加。別人替自己燒香求福是沒有用的。
祭祀如此,做人的道理又何嘗不是如此。
一個人立身處世,成家立業,都應該有這种“如在” 的心,做到表里如一。否則,表面一套,內心一套, 當面一套,背后一套,鬼鬼祟祟,躲躲閃閃,活在世上 又有什么意義呢?
問者不相虧

【原文】

子入太廟1,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2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注釋】

1.太廟:太祖(開國之君)的廟。周公旦是魯國的始封之君,所以, 魯國的太廟就是周公的廟。 2.鄹(zou)人之子:指孔子,鄹又作陬,地名, 即《史記.孔子世家》所說的“孔子生魯昌平鄉陬邑”的“陬”,是孔子 的出生地。鄹人則指孔子的父親叔梁紇曾經做過鄹大夫,所以稱為鄹人。

【譯文】

孔子到了周公廟,每件事都要問一問。有人便說:“誰說叔梁紇的 儿子懂得禮呢?到了周公廟,每件事都要問。”孔子听說后說道:“這 正是禮啊。”

【讀解】

俗話說,問者不相虧。
謙虛好學,不恥下問,這既是禮的精神,也是做人的學問。
孔子不僅要求學生這樣做,而且自己也身体力行,做出表率,這大概也是圣人風范的体現吧。
凡事不必苛求

【原文】

子曰:“射不主皮1,為2力不同科3,古之道也。”

【注釋】

1.射不主皮:射,射箭,這里指比賽的射箭,而不是指戰場上的射箭;皮,箭靶子。射不主皮指射箭不一定要射穿箭靶子,只要射中就行了。 2.為:因為。 3.同科:同等。

【譯文】

孔子說:“比賽射箭不一定要射穿箭靶子,因為個人的力气大小不一樣,這是自古以來的規矩。”

【讀解】

“一個人能力有大小,單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离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毛澤東《紀念白求恩》)

更何況,衡量箭術的主要標准本來就在于能否射中靶心,是十環還是九環,何必要去苛求他能否射中靶心呢?

射箭如此,為人處事也是如此。有的人對別人太過苛求,別人也反過來苛求于他,結果等于他自己作茧自縛,活得非常拘謹非常累。

所以,我們對人對事都要多一份理解,少几分苛求。只有這樣才能使環境寬松,人際關系不那麼緊張,大家心情愉快,過得輕松自在。
理解的困難

【原文】

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譯文】

孔子說:“服事君主,完全盡到做臣子的禮節,別人卻以為是在諂媚哩!”

【讀解】

雖然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但不被人理解畢竟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所以就連圣人也不由得發生了感慨。

尤其是,在一個禮崩樂坏的時代,大家都不按禮節辦事了,而你卻口口聲聲吁禮節,時時處處盡到禮數,不被別人以為是諂媚討好才怪。

不用說得那么极端,就是在一個單位上,一家公司里,如果你處處對領導人盡禮,時時按領導人的意圖辦事,也難免會被旁邊的人認為是拍馬屁。而在你看來,這本來是作為下級對上級所應該作到的呀!

這就是理解的困難。

話說回來,既然圣人都有不被人理解的苦衷,你我凡夫俗子又有什么想不通的呢?總之是立身處世的艱難罷了。

古往今來都是同樣的道理。
以心換心的領導藝術

【原文】

定公1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注釋】   

1.定公:魯國國君,名宋,魯昭公的弟弟,繼昭公即位,在位15年(公元前 509-495)。

【譯文】

魯定公問道:“君主使用臣下,臣下服事君主,該怎樣做?”孔子回答說:“君主按照禮來使用臣下,臣下用忠心來服事君主。”

【讀解】

上有禮,下有忠,這是一种以心換心,投桃報李的領導藝術。
相反,在上者如果對部下無禮,呼來喚去,部下也就很難對他的上級盡忠了。
禮与忠,慈与孝,這些都是儒家政治中對立而又統一的范疇。君禮臣忠, 父慈子孝,相反,就會出現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禮崩樂坏局面了。
在禮与忠這一隊范疇中,起主導作用的顯然是禮的一方面,也就是領導者的一方面。所以,做領導的人一定要禮待下級,以此來激發下級的忠心,使之不僅做到服從命令听指揮,而且心悅誠服地接受你的領導。
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原文】

子曰:“《關雎》1,樂而不淫2,哀而不傷。”

【注釋】   

1.《關雎》:《詩經》的第一篇,寫男主人公追求心上人的憂思,并想象 追求到以后的快樂。 2.淫:不局限于現代僅指性行為的狹義,而取廣義的解釋 ,即過度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關雎》這首詩,快樂而不過分,悲哀而不傷感。”

【讀解】

孔子對《關雎》的評价,實質上表達的是他對情感控制的看法,也就是 凡事講求适度的“中和之美”,再進一步深究,就是《中庸》里面所說的:“ 中庸其至矣乎!”

以中庸之道來評价美与藝術,處理情感与理性的關系。

值得注意的是,這种評价和處理不同于后世的“道學先生”一味否定情感 ,而是肯定了“樂”与“哀”的合法地位,只不過要求“樂”与“哀”都不過分 ,都有所節制罷了。

這當然是一种古典的審美觀,也是具有古典情趣和修養的人才能做到的。 對現代人來說,崇尚歇斯底里的先鋒藝術,尋找強烈刺激,追求“過把癮舊死”的生活,哪里還有什么“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涵養呢?

這就是時代的差异吧。
既往不咎的寬恕精神

【原文】

哀公問社1于宰我2。宰我對曰:“夏后氏3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栗。”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4。”

【注釋】   

1.社:土神。這里指得是社主,即土神的牌位,用木頭制成。哀公問用什么做社主好。 2.宰我:孔子的學生,名予,字子我。3.夏后氏:夏代。 4.咎:追究。

【譯文】

    魯哀公問宰我用什么木頭做土神的牌位好。宰我回答說:“夏代用松木做, 周代用栗木做,用栗木做的意思是使老百姓望而生畏,戰戰兢兢。”孔子听到后說:“已經做成的事就不必再說它了,已經做了的事就不必再勸阻了,已經過去的事就不必再追究了。”

【讀解】

孔子不滿意宰我關于“使民戰栗”的解釋,因為它不符合德政愛民的思想。 但周代又确實用栗木做的土神牌位,所以孔子也不好正面批評宰我,而只是從 思想方法上來說,既然已經過去了的事,就不要去追究它了。

不管這件事本身的是非曲直,孔子這里所表現的,到的确是一种既往不咎的 寬恕精神。

所謂破鏡難圓,覆水難收。生米既已煮成了熟飯,說也無益,勸阻徒勞, 追究也于事無補,不如不說的好。

人們常說:“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或者說:“坦白從寬,抗拒從嚴; 既往不咎,立功受獎。”

是不是都是這种寬恕精神呢?
盡善盡美的追求

【原文】

  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謂盡善也。”

【注釋】   

 《韶》:舜時的樂曲名。 美、善:美指聲音,即藝術形式方面;善指思想內容方面。《武》:周武王時的樂曲名。

【譯文】

 孔子評論《韶》樂說:“聲音美极了,內容也好极了。”評論《武》樂說:“聲音美极了,內容卻不夠好。”

【讀解】

孔子在齊國听到《韶》樂時“三月不知肉味”(《迷而》)如此沉醉,當然 會認為它盡善盡美了。

但他為什么會認為《武》樂內容不夠好呢?這是因為,舜的天子之位是禪讓 而得,所以孔子認為他那個時代的代表性樂曲“盡美”又“盡善”,而周武王的 天子之位是由討伐商紂得來的,盡管是正義的,但卻“未盡善”。

可見,孔子評論文藝作品是以政治標准為前提的,也就是說,政治標准第一,藝術標准第二。

撇開對藝術的評論而運用于生活于事業中,盡善盡美的標准是對于完美的追求,表現出嚴肅認真而執著的生活与工作態度。說起來,依然是一种古典主義的精神,在今天行色匆匆的現代人身上似乎不多見了。 
領導者要有寬容的肚量

【原文】

  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1,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注釋】   

1.敬:嚴肅認真,如“敬業”,指對工作嚴肅認真。

【譯文】

 孔子說:“作領導不寬容,行禮儀不嚴肅認真,遭遇喪事的時候不悲哀我用什麼來觀察這种人呢?”

【讀解】

沒有什麼值得觀察的,當然也就是被否定的對象了。

這里最值得我們重視的是“居上不寬”的問題。在另外的地方,孔子曾反复從正面說:“寬則得眾。”(《陽貨》、《堯曰》)寬容就能得到群眾擁護。并把“寬”作為“仁”的五個方面內容之一。

荷裔美國作家亨德里克.房龍曾寫過一本有世界影響的名著《寬容》,把寬容作為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

如果說,寬容對于一般人來說都非常重要的話,那麼,對于居于上位的領導人來說,就更應該是一种必須具備的素質了。所謂“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水太清澈了,清澈到像游泳池里的水一樣,那時沒有魚儿能夠在里面生存的;人太明察,太苛刻了,苛刻到像眼睛里容不得一粒沙子一樣,那是沒有人愿意跟隨你的。俗話說:“金無赤足,人無完人。”其實也是說的這個道理。再中國歷史上,有許多“寬則得眾”的著名典故和故事,諸如楚庄王絕纓盡歡,孟嘗君不殺与自己夫人通奸的門客,漢高祖重用陳平,曹操下《求賢令》選拔那些雖然有這樣那樣缺點但确有才干的人,唐太宗不追究郭子儀的儿子得罪自己,宋太祖寬容受賄的宰相趙普,宋太宗寬容酒醉的功臣孔守正和王榮,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而与此相反,因“居上不寬”而自食其果的例子也同樣是不胜枚舉。

因此可以說“居上不寬”是領導者的致命傷,而寬容的肚量則是作為一個領導者的起碼要求。越是進入民主的時代這一點就越發突出。這是所有領導者或想做領導者的人必須牢牢記在心上的信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