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2日 星期四

學而第一

學而第一
  1.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 乎?” (學而第一章中英日譯文)
  2.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 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學而第二章中英日譯文)
  3.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學而第三章中英日譯文)
  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第四章中英日譯文)
  5.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學而第五章中英日譯文)
  6.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學而第六章中英日譯文)
  7.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 學,吾必謂之學矣。”(學而第七章中英日譯文)
  8.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學而第八章中英日譯文)
  9.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學而第九章中英日譯文)
  10. 子禽問于子貢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 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學而第十章中英日譯文)
  11.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學而第十一章中英日譯文)
  12.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 禮節之,亦不可行也。”(學而第十二章中英日譯文)
  13. 有子曰:“信近于義,言可複也;恭近于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學而第十三章中英日譯文)
  14.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 已。”(學而第十四章中英日譯文)
  15.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 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 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學而第十五章中英日譯文)
  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學而第十六章中英日譯文)
解讀
取自 中國孔子

儒雅的君子風度

                         學而第一

    本篇以論學為主,特別強調讀書與做人之間的密切關系,強調學以致用。全篇原文共16章,本書選14章。 
                      儒雅的君子風度 
【原文】

子曰(1):“學而時習之(2),不亦說乎(3)?有朋自遠方來(4),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5),不亦君子乎?”

【注釋】

(1)子:古人對男子的尊稱。《論語》中“子曰”的”子”都是對孔子的稱呼,義同“先生”。(2)時習:按時溫習。(3)說(yue):同“悅”。(4)朋:古時同門為朋,同志為友。同門就是同一師門,也就是同學的意思。(5)慍(yun):怒。

【譯文】

孔子說:“學習知識并按一定的時間去溫習它,不也是很高興的嗎?有同學從遠方來,不也是很快樂的嗎?不被別人了解而不抱怨,不也是很有君子風度的嗎?”

【讀解】

求知自得其樂,交友衷心喜悅,懷才不遇也不怨天尤人。好一個從容不迫,悠然自得的儒雅君子!   

現代人行色匆匆,疲于奔命。知識爆炸,讀書囫圇吞棗猶恐不及;人情淡薄,交朋結友工于算計;追名逐利,懷才不遇怨天尤人。   

古典風范蕩然無存,現代焦慮油然而生。   

你我捫心自問:還有儒雅的君子風度嗎?還有幾多衷心的喜悅幾多無猜的歡樂呢?
孝弟是實行仁道的根本

【原文】

有子曰(1):“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2);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与(3)!”

【注釋】

(1)有子:孔子的學生,姓有,名若。(2)鮮(xian):少。(3)与:同“欽”,語气詞。

【譯文】

有子說:“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卻喜歡冒犯上司的人,是很少的;不喜歡冒犯上司卻喜歡造反的人,更是從來沒有過。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道德原則就會形成。孝順父母,尊敬兄長,這就是實行仁道的根本吧!”

【讀解】

孝順父母,尊敬兄長是實行仁道的根本。這實際上就是《大學》“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也就是孟子去見梁惠王時所說的:“尊敬自己的老人,并由此推廣到尊敬別人的老人;愛護自己的儿女,并由此推廣到愛護別人的儿女。做到了這一點,整個天下便會像在自己的手掌中運轉一樣了。”(《孟子‧梁惠王上》)。

簡言之,只有愛自己的親人,然后才能愛別人。相反,一個連自己的親人都不能敬愛的人,是不能敬愛別人的。

所以,在儒家學說中,一個人對父母是否孝順,對兄長是否尊敬這絕不是一個個人問題,也不僅僅是一個家庭問題,而是關系到社會是否安定,天下是否太平的大問題。

當然,隨著宗法制度的解体,血緣關系作為社會紐帶的作用日益減弱,孝弟与否的問題似乎也逐漸從社會退入家庭,從“法”的領域退入“道德”的領域。尤其是,隨著“獨生子女”制度的實行,很多家庭已無所謂兄弟姊妹,也就無所謂“弟”(尊敬兄長)的問題和觀念了。   

這又是不是一個新的問題呢? 
花言巧語的人沒有仁德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1),鮮矣仁。”

【注釋】

(1)令色:令,好、善;色,臉色。

【譯文】

孔子說:“花言巧語,一副討好人的臉色,這樣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讀解】

巧言令色。

這是一幅偽君子的畫像。

如果再加上孟子借用曾子的兩筆,那可真稱得上是絕妙了。

曾子說:“脅肩諂笑,病于夏畦。”聳起兩個肩頭,做出一副討好人的笑臉,這真比頂著夏天的毒日頭在菜地里干活還要令人難受啊!(《孟子‧騰文公下》)

儒者對偽君子的鄙棄之情溢于言表。僅孔子對“巧言令色”的斥責,在《論語》中就記有三次(其它兩次見于《陽貨》、《公冶長》)。

然而,在歷史上,在現實中,這种巧言令色,脅肩諂笑的人卻并不因為圣人的鄙棄而減少。他們雖無仁德,難成正果,但卻有的是用武之地,能使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國危天下亂。

所以,直到今天,我們仍然要牢記圣人提醒我們的話,時時警惕那些花言巧語,一臉笑得稀爛的偽君子。
一日數次的反省功夫

【原文】
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3)? ”

【注釋】

(1)曾子:孔子的學生,名參,字子輿。(2)三省:多次自我反省。“三”表示多次,不是實指三次。 (3)傳:指老師傳授的學業。

【譯文】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替別人謀划是否忠心?与朋友交往是否守信?學業是否時常溫習?”

【讀解】

《法句經》說:“人若知愛,則應慎護自己。有心者應于三時之一,嚴以自我反省。”

儒者的自我反省當然到不了佛教忏悔或基督教日課的程度,也沒有佛或主的神秘色彩。它既不是為死后進天堂,也不是為贖人類与生俱來的原罪而反省,而是為現世的自我完善而進行人格解剖,因此,是一种現實的自我認識,具有鮮明的理性批判精神。 
做人第一,學問第二

【原文】
子曰:§弟子(1)入則孝,出則弟(2),謹而信,泛愛眾親仁(3)。行有余力,則以學文。§

【注釋】

(1)弟子:指學生或年紀幼小的人。 (2)入則孝,出則弟:§入§指§入父宮§,即到父母的房間里去;§出§指§出己宮§,即走出自己的房間与兄弟相處。 (3)親仁:親近有仁德的人。

【譯文】

孔子說:§同學們在父母面前要孝順父母,与兄弟相處要尊敬兄長;說話要謹慎而講信用;博愛大眾而特別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做到了這些之后,才談得上學習文化知識。§

【讀解】

首先是做人的品德修養,其次才談得上學習文化知識。德育第一,智育第二,這兩者的關系是非常明确的。   
    換句話說,如果你要學習文化知識,精通學問之道,也只有從做人的体會、人生的經驗入手,才能夠學有所成,學以致用,而不會成為讀死書的書呆子。這也就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紅樓夢》第四回)的道理所在。   
    可見,不論是德育第一,智育第二的教育方針,還是在各級各類學校開設§德育§公共課,設專職§德育教授§,都是持之有故,繼承著儒教傳統的。
衡量學習与否的標准

【原文】
子夏①曰:§賢賢易色②;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③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注釋】

①子夏:孔子的學生,姓卜,名商,字子夏。 ②賢賢易色:第一個§賢§字作動詞。用尊重賢人來代替(易)愛好美色,也就是新生賢人超過愛美麗的女人。 ③致:獻。

【譯文】

子廈說:§尊重賢能的人超過愛美麗的女人;侍奉父母能盡心竭力;侍奉君王能鞠躬盡瘁;与朋友交往說話守信用。這倦的人,雖然說沒有學習過什么,我也一定要說他是學習過的了。§

【讀解】

衡量學習与否的標准不是看學歷,不是看文憑,而是看你的行為,看你的言談舉止。

作為孔子的高足之一,子夏可以說是深得了老師的真傳。

孔子說:§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子夏說:§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都是教人求實務本,學以致用;先做人,后做學問。

這也使人想到毛澤東的教導:§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

說來也是,一個人盡管學富五車,才高八斗,如果行為方式、言談舉止乖廖愚笨,不能解決一兩個實際問題,又有什么用呢?相反,一個人雖然沒有什么文憑,沒有進過大學校門,但他言談舉止得体,行為方式正确,能夠有所創造,有所發明,難道你能夠說他沒有學習過什么嗎?

這就是求實務本,學以致用的道理。
人不庄重就沒有威嚴

【原文】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①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②改。§

【注釋】

①無:不要。 ②憚:怕。

【譯文】

孔子說:§君子不庄重就沒有威嚴,學習也不能鞏固。要堅持忠誠和信用,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要不怕改正。§

【讀解】

關于威嚴的問題,孔子曾經和學生子張談起過。孔子說:§君子衣帽整齊,目不邪視,庄重嚴肅使人望而生畏,這就是威嚴而不凶猛。§(《堯曰》)說起來,也就是要求人們穿著合度,舉止得体。反之,則如俗語所說:§歪戴帽子斜穿衣,一定不是好東西。§衣冠不整,言行輕薄,給人隨隨便便的感覺,則很難有威嚴。人既陷于輕薄草率,玩世不恭,不能謹言慎行,學習自然也就很難有所成就,不能鞏固了。

當然,穿著合度,舉止得体并不是非得要西裝革履,一本正經。這方面走過了頭,也很容易成為迂腐的假道學先生。

關于不要和不如穩步發展的人交朋友的問題,歷來有不同的理解。一种理解說,如果人人都只和比自己好的人交朋友,那就誰也沒有朋友可交了,由此而認為圣人所說有操作上的困難。另一种理解則認為§無友不如己者§不可作拘泥的理解。圣人所說,決不是教人先計量彼此的高下优劣再定交朋友的條件,如果這樣,不是成為交情當中的勢利眼了嗎?圣人所說,不外乎是要求我們在交朋結友中著眼于人家比自己好的方面,而不要著眼于人家不如自己的方面。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在交友中看到自己的差距,從而不斷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從這倦的角度來理解,我們就能明白這一句与下一句§過則鐵憚改§之間的內在聯系,而不至于認為是空谷來風,毫不相干的了。
孝道可使民風淳朴

【原文】

曾子曰:§慎終①追遠②,民德歸厚矣。§

【注釋】

①終:老死,指父母去世。 ②遠:祖先。

【譯文】

曾子說:§謹慎地辦理父母的喪事,虔誠地追念祭祀祖先,這樣做就可以使老百姓的道德風俗歸于淳朴厚道了。§

【讀解】

慎終追遠是孝道的体現,按照孔子另一位高足有子的說法,也就是衽仁道的根本。(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与!)所以過去給皇帝的秦議常有§圣朝以孝治天下§一類的話。普通人家的祖宗牌位上面也總是有§慎終追遠§這四個字,表示這是一個講孝道的家庭。
    直到今天,一般中國家庭也沒有廢棄§慎終追遠§。雖然祖宗牌位已沒有了,但父母去世的喪事還是要慎重地辦一辦的,清明時節,很多家庭也還是沒有忘了上一上祖墳,燒几炷高香。當然,那种借父母去世而大辦喪事,大肆張揚以撈取錢財的做法,已經違背了§慎終§的精神,不僅不能使民風歸于淳朴厚道,反而使人虛假意,陷于商業化的人情算計之中去了。

溫良恭儉讓的風范

【原文】

子禽①問于子貢②曰:§夫子③至于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④异乎人之求之与?§

【注釋】

①子禽:姓陳,名亢,字子禽。 ②子貢:孔子的學生,姓端木,名賜,字子貢。 ③夫子:古代對人的敬稱。孔子曾做過魯國的司寇,所以他的學生稱他為夫子。后來也因此而沿襲稱老師為夫子。④其諸:表示推測的語气,相當于§大概§、§或者§之類的意思。

【譯文】

子禽問子貢說:§夫子每到一個國家,都必定得知那個國家的政治情況。是他求來的呢?還是別人主動告訴他的呢?§子貢說:§夫子是靠溫和、善良、恭敬、儉朴、謙讓而獲得的。夫子這种獲得的方法,大概和別人獲得的方法是不相同的吧?§

【讀解】

溫、良、恭、儉、讓,表現在外是一個人做人的態度,行為的風范;植根于內則是人格的修養,文化的積淀。

孔子因為有這樣的修養和風范,所以別人會主動部政于他,請求他的指點。

當然,真要參与政事,治理國家,改造世界,僅有這种溫、良、恭、儉讓的風范是不夠的。所以革命家毛澤東要說:§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洋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雅致,那樣從容 不近,文質彬彬,那樣溫良恭儉讓。§(《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

說到底,溫、良、恭、儉、讓是夫子的風范,儒者的本色。所以,即便是孔子本人,雖然別人都愿意問政于他,但他最終還是未能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只好回國做一個教書先生了此一生。 
繼承父親的遺志

【原文】

子曰:§父在觀其①志,父沒②觀其行。三年③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注釋】

①其:他的,這里指儿子,不是指父親。 ②沒:死去,与§在§相對。 ③三年:泛指多年

【譯文】

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觀察他的志向,當他父親死去以后,觀察他的行為。如果他長期不改變父親的原則,可以說是做到孝了。§

【讀解】

《中庸》說:§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也就是說,所謂孝,就是要繼承先人的遺志,完成先人未竟的事業。這与§三年無改于父之道§的意思是一脈相承的。

就現代社會而言,即便父在,父子之間已多半是§人各有志,不能強勉§,哪里保得住§無改于父之道§呢?更不要說父沒以后三年乃至更長的時間了。

不僅現代社會如此,就是在封建宗法制的時代,盡管父親的絕對的權威,也仍然有§訓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強梁§(《紅樓夢‧好了歌解》)的現象發生。

所以,對于§三年無改于父之道§,也不可以作§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儿打洞洞§式的刻板理解,否則,盜賊的儿子不也就只有以做盜賊來盡孝道了嗎?

一言以蔽之,§三年無改于父之道§不外乎是在一般意義上要求我們繼承父親的遺志,完成父輩的未竟事業罷了。 
和与禮的辯証法

【原文】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①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②之,亦不可行也。§

【注釋】

①斯:此,這。②節:節制,約束。

【譯文】

有子說:§禮的施行,以和諧為貴。以前圣王的治理之道,好就好在這里,不管小事大事都遵循這一原則。倡有行不通的地方,只知一味地為求和諧而求和諧,不用禮儀來加以節制,那也是不行的。§

【讀解】

禮本來指的是區別尊卑貴賤的等級制度及与之相應的禮節儀式。但禮的根本目的又在于起中和作用,也是要達和諧的境界。這樣就造成了禮与和之間既相矛盾又相統一的辯証關系。按照儒家的禮治觀點,就是要人們在遵守禮法的前提下和睦相處所。所以一方面是§禮之用,和為貴§,§和§是目的;另一方面,一味地為和而和,不以禮來進行約束,不講原則,也是不行的。這就是和与禮的辯証法。
    用于處理人際關系,也就是既要團結,家和万事興,和气生財,又要堅持原則,不能搞庸俗的一團和气,吹吹拍拍。說到底,還是毛澤東給我們開列的公式:團結--批評--團結。 
怎樣才算是好學?

【原文】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①而正②焉,可謂好學也已。§

【注釋】

①就有道:接近德才兼備的人。 ②正:改正,修正。

【譯文】

孔子說:§君子飲食不貪求飽足,居住不貪求舒适,做事勤敏而說話謹慎,接近德才兼備的人而改正自己,這樣就可以說是好不的了。§

【讀解】

安貧樂道,不重視物質生活享受卻追求精神境界的升華;多做少說;以他人為鏡來改正、修養自己。做到了這三個方面,就可以說得上是好學的人了。
    在這三個方面之中,最難做到的是第一個方面----安貧樂道。尤其是物欲橫流,金錢具有擋不住的誘惑的時代,一個大學生每月的費用少說也是几百元,孔子所描繪的好學的典型,不過是一個寒酸而跟不上時代潮流的窮書生罷。
    當然,在重精神而輕物質的時代,這种§窮書生§的形象未嘗不是值得學習的榜樣。所謂§越窮越革命,越窮越光榮§的說法,不是离我們今天不遠嗎? 
貧而樂,富而好禮的境界

【原文】

子貢曰:§貧而無謅①,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②。*其③斯之謂与?§子曰:§賜④也,始可与言《詩》已矣,告諸⑤往知來者。§

【注釋】

①諂(chan):巴結,奉承。 ②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見《詩經‧衛風‧淇澳》。這兩句詩有兩种解釋:一种認為切、磋、琢、磨分別指加工獸骨、象牙、玉、石頭為器物的工藝,引申意義則指學者做學問和修養自己离開了切磋琢磨就不能成器。另一种解釋則認為切、磋是指加工牙骨的工藝,切開了還得磋(銼平);琢、磨是指加工玉石的工藝,琢(雕刻)了還得磨(磨光滑)。引申意義則指學者做學問和修養自己要精益求精。從本節上下文的意義來看,宜作精益求精的理解。③其:大概,想必,表示推測的語气。④賜:子貢的名。⑤諸:之。

【譯文】

子貢說:§貧窮而不去巴結人,富有而不驕傲奢侈,這种人怎么樣?§孔子說:§可以,但不如貧窮而好禮的人。§子貢說:§《詩經》上所說的切磋琢磨,精益求精,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孔子說:§賜呀,現在可以和你談論《詩經》了,因為告訴你一件事,你已經可以領會未告訴你的事,舉一反三了。§

【讀解】

子貢顯然是一個聰明的學生,§告諸往而知來§,能夠舉一反三地領會教師的意思。所以孔子認為可以和他討論《詩經》這樣較為深奧的學問了。
    撇開孔子對子貢的贊揚不談,我們來看看子貢所說的§貧而無謅,富而無驕§与孔子所說的§貧而樂,富而好禮§兩者之間有什么聯系區別。
    其實,無論是§貧而無謅,富而無驕§,還是§貧而樂,富而好禮§,都做了孟子所說的§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但二者又有層次和境界上的差別。
    §貧而無諂,富而無驕§是說一個人雖然窮困,雖然倒霉了但還是不諂媚,不拍馬屁,不去巴結討好人;雖然富有,雖然發財了但還是不以財傲人,不得意忘形,不驕奢淫逸。能做到這一步當然是很不錯的了,但嚴格說來,做到這一步還只是限于對貧富本身的計較,進而上升到對禮樂之道的追求了。達到這种境界的人,就像《呂氏春秋》上所說的那樣:§窮亦樂,達亦樂。所樂非窮達也,道得于此,則窮達一也。§(《呂氏春秋‧孝行覽‧慎人》)孔子§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論語‧述而》),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論語‧雍也》),都是這种境界的体現。
    當然,對于§奔小康§的當今國人來說,更有現實意義的似乎是§富而無驕§,§富而好禮§的問題了。§富而無驕§,不處處擺出一副§大款§的派頭固然是不錯,但如果能夠更進一步§富而好禮§,追求精神方面的涵養,追求學問,講究做人的道理,尊重別人,處處以仁愛之心待人,那豈不是達到更加高尚的境界了嗎? 
不憂慮別人不了解自己

【原文】

子曰:“不患①人之不己知②,患不知人也。”

【注釋】

①患:憂慮,怨恨。  ②不己知:“不知己”的倒裝。

【譯文】

孔子說:“不憂慮別人不了解自己,只憂慮自己不了解別人。”

【讀解】

別人不了解我,我還是我,于我自己并沒有什么損失。所以,“人不知而不慍”,值不得憂慮,更沒有怨天尤人。

相反。“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我不了解別人,則不知道別人的是非邪正,不能親近好人,遠离坏人,這倒是值得憂慮的。

當然,說是這么說,要真正做到卻是不容易。所以圣人不僅在《學而》打頭的一章里告訴我們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而且又在這末尾的一章里再次語重心長地說:“不患人之不知,患不知人也。”全篇恰好首尾照應。 
道德与政治

【原文】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①,居其所而眾星共②之。”

【注釋】

①北辰:北极星 ②共:同“拱”,環抱,環繞。

【譯文】

孔子說:“用道德來治理國政,執政者便會像北极星一樣,居于一定的位置,別的星辰都環繞著它。”

【讀解】

用道德來治理國家政治是德政,与此相反是暴政,比如說,文武之治是德政,桀紂之治是暴政。翻開二十五史,在很大程度上便是德政与暴政的歷史,德政流芳千古,暴政遺臭万年,這已是沒有什么可以可討論的了。

可討論的是德治与法治的問題。

誠如圣人所說,德治是執政者像北极星一樣居于中心的地位,而其他所有的人都環繞著他,或者說,像眾星拱月一樣。這樣一來,執政者本身就有了主宰的地位,一朝天子一朝臣,遇到賢明仁君,人民算是運气好,天下大治;可一旦運气不佳,遇到昏亂暴君,人民也就只有遭殃了。說到底,德治從本質上說來蘊含這极大的人治的成分,而与民主政治的法治精神有所齟齬。

而德治正是儒家政治的特色,更進一步說,也正是中國古代政治的特色。 
 

回本頁開頭
回孔子首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