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2日 星期四

孔子



孔 子
      望 之 儼 然         
  即 之 也 溫


聲明:本頁資料或有取自網路資源者,
如有不妥,請不吝來函告知.


本傳論語相關文獻教材教法
對比思想孔門弟子
一.本 傳




史 記 孔 子 世 家
孔子名丘,字仲尼。其先宋人。父叔梁紇,母顏氏。以魯襄公二十二 年,庚戌之歲,十一月庚子,生孔子于魯昌平鄉陬邑。為兒嬉戲,常陳俎豆,設禮容。及 長,為委吏,料量平;為司職吏,畜蕃息。適周,問禮于老子,既反,而弟子益進。昭公二 十五年甲申,孔子年三十五,而昭公奔齊,魯亂。于是適齊,為高昭子家臣,以通乎景公。 公欲封以尼溪之田,晏嬰不可,公惑之。孔子遂行,反乎魯。定公元年壬辰,孔子年四十 三,而季氏強僭,其臣陽虎作亂專政。故孔子不仕,而退修詩、書、禮、樂,弟子彌眾。九 年庚子,孔子年五十一。公山不狃以費畔季氏,召,孔子欲往,而卒不行。定公以孔子為中 都宰,一年,四方則之,遂為司空,又為大司寇。十年辛醜,相定公會齊侯于夾谷,齊人歸 魯侵地。十二年癸卯,使仲由為季氏宰,墮三都,收其甲兵。孟氏不肯墮成,圍之不克。十 四年乙巳,孔子年五十六,攝行相事,誅少正卯,與聞國政。三月,魯國大治。齊人歸女樂 以沮之,季桓子受之。郊又不致□俎于大夫,孔子行。適衛,主于子路妻兄顏濁鄒家。適 陳,過匡,匡人以為陽虎而拘之。既解,還衛,主蘧伯玉家,見南子。去適宋,司馬桓□欲 殺之。又去,適陳,主司城貞子家。居三歲而反于衛,靈公不能用。晉趙氏家臣佛□以中牟 畔,召孔子,孔子欲往,亦不果。將西見趙簡子,至河而反,又主蘧伯玉家。靈公問陳,不 對而行,複如陳。季桓子卒,遺言謂康子必召孔子,其臣止之,康子乃召冉求。孔子如蔡及 葉。楚昭王將以書社地封孔子,令尹子西不可,乃止。又反乎衛,時靈公已卒,衛君輒欲得 孔子為政。而冉求為季氏將,與齊戰有功,康子乃召孔子,而孔子歸魯,實哀公之十一年丁 巳,而孔子年六十八矣。然魯終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乃敘書傳禮記。刪詩正樂,序 易彖、系、象、說卦、文言。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十四年庚申,魯西狩獲 麟,孔子作春秋。明年辛酉,子路死于衛。十六年壬戌、四月己醜,孔子卒,年七十三,葬 魯城北泗上。弟子皆服心喪三年而去,惟子貢廬于塚上,凡六年,孔子生鯉,字伯魚,先 卒。伯魚生急,字子思,作中庸。”
何氏曰:“魯論語二十篇。齊論語別有問王、知道,凡二十二篇,其二十篇中章句,頗 多于魯論。古論出孔氏壁中,分堯曰下章子張問以為一篇,有兩子張,凡二十一篇,篇次不 與齊魯論同。”
程子曰:“論語之書,成于有子曾子之門人,故其書獨二子以子稱。”
程子曰:“讀論語:有讀了全然無事者;有讀了后其中得一兩句喜者;有讀了后知好之 者;有讀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
程子曰:“今人不會讀書。如讀論語,未讀時是此等人,讀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 曾讀。”
程子曰:“頤自十七八讀論語,當時已曉文義。讀之愈久,但覺意味深長。”
回本頁開頭
二.相 關 文 獻

孔子傳略中國孔子論語各國譯文相關文獻圖庫儒學詞典
儒家思想發展史表解孔子的鬼神觀


論語是一部孔子與弟子及時人的對話錄。從一問一答中,處處流露出孔子觀機逗教,因材施教的人師智慧。孔子在教學上曾言:「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強調的是導引式的教法,此教學過程中,學生必須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教師再予以適時點化,使其茅塞頓開,疑釋惑解。萬世師表循循善誘的教學典範歷歷在目,如果在論語的教學上,教師只重知識的傳遞,將學生視為容器,一味填充輸入,豈不與孔子的教學大相逕庭?與孔子啟發引導的教學用心背道而馳?孔子若地下有知,想必也要慨然而嘆了!
          蘇格拉底式討論法,提供一個活化論語教學的方式,且與孔子教學的內涵相符,示圖如下:(取材自<思考技巧與教學>,張玉成著)  

  

    
            <述而篇>二十六「釣而不綱」說明如下:
教師將班上同學分為甲乙丙丁四組,各依圖示內容中的職屬分別提問及答辯。例如:
甲組生提問:孔子為什麼要「釣而不綱,弋不射宿」?
(教師此時請某組生回答)

乙組生提問:「釣而不綱,弋不射宿」或者「釣而綱、弋而宿」各會對生態造成什麼結果?如果這兩者行為中有一為正確?如何將此正確行為付諸行動並喚起他人的共識?
(教師請某組生回答)

丙組生提問:丙組生提問的內容主要是依據某組生回答的內容再提出不同的意見及答辯內容,促使師生有另一思考問題的方向。

丁組生提問:丁組生可依他組生答辯的內容,要求其提出理由證據,可提問如下:你以何證據支持你的論點?你的證據真實性有多少?

          經由蘇格拉底式的發問,學生學會留意事物的訴求、證據、結論、現存問題、應用、結果、觀點……等。使紙上的論語文字成為可觀可論的議題,使教材內容深化廣化。教師於學生提問答辯完成後,再提出一己之見供學生參考。此教學方式促使學生在學習中思考,養成「學思並重」的能力,活絡了教學的氣氛也賦予了論語現代生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